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本山传媒早期二人转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本山传媒早期二人转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赵本山提倡绿色二人转?
相声和二人转,在很大程度上都属于俗文化,是市井文化的代表,都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作为各自领域的代表人物,郭德纲和赵本山对待这两门艺术的态度却不太相同。

赵本山主张对二人转进行“绿化”,提倡绿色二人转,这从他的刘老根大舞台演出就能够看出,就是将俗变得高级一些。而郭德纲却从不避讳相声里的俗,到了大剧场有时候还会将它放大。
赵本山红孩儿扮演者?
红孩儿,原名陈昆仑,二人转演员,1986年11月7号出生,原籍黑龙江省鹤岗市,身高181CM。2008年被喜剧***赵本山先生收到门下,成为赵本山的第35个***。参与了《乡村名流》《本山快乐营》《樱桃》,红孩多才多艺,擅长唱歌、乐器演奏,他在平日里刘老根大舞台的演出内容多样化,深受观众的喜爱。
怎么评价以赵本山为代表的东北二人转?
简明地说,第一,“二人转"代表不了东北的文化;第二,赵本山代表不了东北“二人转“;第三,赵本山更代表不了东北文化。
赵本山,就是一民间艺人,且并非出群拔类、出类拔萃,实在不敢恭维其优秀。把赵本山捧到吓人的高度,甚至连他自己也朦胧中以为自己伟大。自命不凡,自欺欺人。赵本山的走红,是中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误会,或者说是扭曲变态社会的产物。如果一个社会任由赵本山之类充当“文化的主流",实在是滑稽和悲哀。
民间艺术,***间玩去,别在大雅之堂招摇撞骗。
我觉得赵本山对二人转的的贡献目前无人可超越,可能有人不服,他们认为赵本山现在所推崇的不是真正二人转,这个不可否认有一定道理,但大家所认为的成本大套有没有人看?有没有市场?天天演这个能不能养活了演员?记得九几年以前,东北各个文艺单位开工资都成了财政负担,县城50%开工资,就是吉林省民间艺术团,吉林省最高的演出单位,也只是80%开工资,民间普遍对二人转演员尤其是民间的嗤之以鼻,瞧不起,觉得不是什么好工作,二人转演员自己也羞于启齿自己是唱二人转的,但自从赵本山把二人转带火了之后就不一样了,东北各地小剧场、二人转学校,包括一些正规大中专院校都如雨后春笋班井喷式增长,各个文艺单位也都收到了国家财政得重视,也都如火如荼,还有现在的快手、火山也都有大量的东北二人转演员,使这些人找到自信,解决了大量的就业,同时有人可能会说抛弃了真正的二人转,我觉得先站稳才继承,通过了赵本身的影响力,各个网站,各个单位也都搜集、录制了大量的二人转成本大套,也就是很多人认为的正宗二人转,也不乏很多人喜欢,没有赵的影响,更没人继承了!何来发扬光大?试问目前哪位二人转表演艺术家超越了这种影响力?做了这么大的贡献?虽然他可能也有问题,不十全十美!这不正常么?哪个人没问题?
谢谢邀请!
首先我要解释一下,赵本山代表不了东北二人转,二人转是东北地区历史悠久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二人转是在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吸取了河北的莲花落,并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场等演变而成,二人转自草创至今,大约有近300年的历史了。二人转一般有一男一女两人合作完成,幽默的语言,诙谐的动作,是非常的搞笑。二人转在东北走街穿乡,非常受人欢迎。
但是,现在一些“艺人”为了增加收视率,哗众取宠,缕爆“粗口”,上演一些低俗的段子,这是对民间传统文化的严重践踏,应该全民围而攻之。所以我们传承发扬这种民间艺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人们看到一个健康向上、诙谐幽默的二人转。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本山传媒早期二人转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本山传媒早期二人转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