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土家非遗文化传媒传承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土家非遗文化传媒传承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央视星光大道最近一期谁是冠军?
湖北恩施“土家稀奇哥”荣获央视《星光大道》2022年度总冠军。
1月15日晚,在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2022年度总决赛的舞台上,来自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7位土家族非遗传承人组合——土家稀奇哥,一路过关斩将,荣获2022年度总冠军殊荣。这是星光大道开播19年来,第一个获此殊荣的湖北选手。
平日的恩施土家女儿城是怎样一种状况?
女儿城是国家4A及景区,也是中国第八个人造古城,同时还是整个武陵山区最大的城市,娱乐消费中心嗯,全国最知名的土家族集聚地。女儿城的整体布局是仿土家族吊脚楼群落建造,分为三大部分组成。一是每天晚上大概在7点半有一场土家族的民风民俗演出,二是有一个最楚非遗街,有一些我们土家族手工打造的银饰品还还有一些是我们当地的土家族的一些百年老字号的特色小吃,三是是有一条女儿城最热闹的一条大街毕兹卡大街,这条大街也被称为土家人的大街。去女儿城游玩,一般最好是晚上去,因为只有晚上才会有演出,白天去的话,一般就是去里面看一些当地的土家族吊脚楼建筑,和选购一些当地的特色小吃。建议如果要是去玩,最好不要在双休日去玩,因为周六周日去玩的话,人特别特别多,开车过去玩的话也要注意最好在表演快结束之前出来,要不然等表演结束再开车出来的话,要堵很长时间。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苗族是哪个省份的?
苗族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之一,远古时代的“九黎”、“三苗”、“南蛮”、“荆蛮”是苗族不同时期的先民。蚩尤为苗族所尊奉的始祖。在中国历史上,苗族曾经历过几次大幅度、远距离、长时期的迁徙。
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西、湖北、广东、海南、重庆等省区市。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贵州省苗族有396.84万人,占全省人口的11.42%,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31.63%,是全省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聚居在黔东南、黔南、黔西南自治州,松桃、印江、威宁等县。
贵州的苗族村寨,少则几户、十几户,多则百户、千户,居住环境多为山坡地或较平坦的山脚,也有高寒山地。苗族居住地都有共同***的广场,有的地区还有家族墓地。苗族地区有世界闻名的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紫云格凸河、雷山千户苗寨、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等。
苗族属于:苗族是一个发源于中国的国际性的民族,在2000年的人口普查中,苗族总人口为:894,0116人,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省(区)。2011年全国人口普查,中国国内苗族人口达到1000万,在国外的苗族有约二三百万左右。
苗族的人口:
(1) 据四次人口普查分别为,1953年251万人,1964年278万人,1982年503万人,1990年739万人。据1990年的数据,苗族是中国人口总数列第四位的少数民族。 苗族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贵州、四川、云南、广西、海南等七个省区。其中,贵州最多。据1990年人口普查,贵州苗族有360万人,占中国苗族总人口的近一半。其次是,湖南155万人,云南89万人,四川53万人,广西42万人,湖北20万人,海南5万余人。
(2)这七个省区的苗族人口占全国苗族总人口的98%以上。在这七个省区都有苗族的自治地方。其中:自治州6个,它们分别是,贵州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云南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自治县23个,分别是,湖南的麻阳、靖州、城步,贵州的松桃、印江、务川、道真、镇宁、紫云、关岭、威宁,云南的屏边、金平、禄劝,四川的秀山、酉阳、黔江、彭水,广西的融水、龙胜、隆林,海南的琼中、保亭。
(3)上述的苗族各分布区基本上是连成一片的,同时在一些地方与其它民族形成区域性的大牙交错式的杂居格局。
中国苗族主要居住在山区,如湘黔川边的武陵山,黔东南的苗岭、月亮山,黔南的大小麻山,广西的大苗山,滇黔川边的乌蒙山等。尤其是西部苗族居住环境更为恶劣,大多生活在高山山顶地带或石山区。此外,陕西、北京、江西、广东等省市也有数以千计的苗族散居。 在东南亚的越南、老挝、泰国、缅甸,以及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法属圭亚那、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大约有200万苗族分布。
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西、湖北、广东、海南、重庆等省区市。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分湘西、黔东和川黔滇三大方言。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1]。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
是贵州、湖南、云南、重庆、广西、湖北、四川、广东、海南等9省(直辖市、自治区)的
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1106万(截止到2021年),其祖先是蚩尤,最先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后逐渐扩散到贵州、湖南、云南、重庆等9省(直辖市、自治区),据2000年11月1日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贵州省苗族有430万,约占当时全国苗族总人口(890多万)近一半,其次是湖南省苗族有192万,云南省苗族有104万,这3个省苗族分布最多,苗族人口最少的海南省,只有6万,上述9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苗族占全国苗族总人口的98%!
值得一提的是,苗族是一个国际性民族,除了分布在中国贵州、湖南、云南等9省(直辖市、自治区)外,还分布于东南亚的越南、老挝、泰国等国,在海外的苗族人口大约有2、300万,小伙伴们,你们家乡有苗族人吗?你们喜欢戴着满头银饰的苗族女孩吗?!
苗族是南方多省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集中在贵州省和湖南省、湖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其他省份也有少量苗族人口分布。
冷水镇的介绍?
冷水镇是石柱县、重庆市的东大门,是沪渝高速公路进川入渝的第一门户窗口,是黄水国家森林公园、百里民居长廊和土家生态民俗旅游线的重要特色景区和导入口,区位独特。便利的交通优势。冷水镇距主城区267公里,距利川市城区37公里,到黄水集镇26公里,交通十分快捷。独特的气候优势。冷水镇年平均气温10℃,最低气温零下8℃,最高气温27℃,是避暑纳凉、休闲养生的好地方。良好的生态优势。
冷水镇绿化率高达75%以上,到处是森林、草场和湿地,空气清新,植被良好,景色迷人。风情的民俗优势。冷水镇75%以上为土家族,具有土家族的风俗、劳作等民俗风情。深厚的文化优势。冷水镇是石柱著名的山歌之乡,年轻的歌王李高德是世界非遗文化的传承人;此外历史文化遗迹丰富,巴盐古道横穿全镇,都亭山上留有巴曼子将军墓。多元的产业优势。冷水镇目前有黄连、莼菜、烤烟、马铃薯等优势产业。迷人的景观优势。冷水镇有气势磅礴的高原山塬,风姿绰约的高原水乡,四季景观鲜明、独特。
你的家乡有哪些非遗或者值得传承的技艺瑰宝?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其他地区的不说,仅甘肃省先后公布的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就有十大类、309项内容。分别包含了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间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艺、传统医药和民俗。其中,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流行于甘南、四川甘孜州色达、青海黄南州的藏戏和甘肃花儿。
甘南藏戏又称为南木特,是从藏族民间舞蹈、民歌、僧歌演变而来的,和传统的藏戏相比,在剧本、剧目、表演、伴奏、演出场地上截然不同。它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运用戏剧手法刻画人物,运用说唱艺术形式进行表演,运用各种乐器进行伴奏,把具有地方色彩的唱腔音乐、舞蹈音乐、伴奏音乐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成为甘南藏族喜闻乐见的民族戏剧。
南木特形成于1946年,是嘉木样五世活佛和经常和梅兰芳接触的朗仓活佛根据藏戏、京剧的艺术特点创立的,主要剧本有《松赞干布》、《冉玛拉》、《达巴旦保》、《智美更登》、《卓娃桑姆》、《降魔》、《赤松德赞》等等。这些剧目由甘南州藏戏团、各县藏戏团和寺院、村落藏戏队演出,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花儿是广泛流行于青海省、甘肃省、宁夏***自治区的民歌,几乎***都能现编现唱,所以题材非常广泛,内容非常丰富,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很有乡土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在甘肃省主要以“河州花儿”和“莲花山花儿”为代表,每年的农历4~6月间,各地都会举行“花儿会”,一时间歌声此起起伏,热闹非凡。
河州花儿会举办地在临夏***自治州和政县松鸣岩景区举行,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活动。因松鸣岩景区内野生牡丹很多,所以人们又把花儿叫“唱牡丹”。松鸣岩是河州花儿的发祥地,最突出的特点是用乐曲伴奏,有独唱、对唱、齐唱、***独奏等演唱形式。花儿会期间,人们聚集在山顶、树荫、小河旁、丛林间昼夜对唱,歌声悠长、粗犷,豪放抒情,韵味十足。
莲花山花儿会是康乐县的民间艺术瑰宝,主要以口授心传为传承方式。花儿会通常伴随庙会而举行,每年从农历三月二十八日开始,到十月初一结束,达74场之多。尤其是农历六月初一到初六,莲花山都要举行盛大的歌会,吸引甘南、临夏、定西以及青海的各族歌手上万人前来对歌。人们穿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打着花伞,摇着彩扇随编随唱,甚是乐趣横生。
莲花山是洮岷花儿的故乡,洮岷花儿的最大艺术特色就是曲调悠扬,节奏鲜明,声律合拍,歌词即兴创作,因而具有浓郁的乡土特色和生活气息。
山西临汾非遗项目之一,面塑艺术。主要以面粉为主料,调制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捏面艺人根据所需随手取材。
听起来很简单,但其实面塑这门指尖上的艺术需要很大的工匠精神,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我的家乡是保定易县,那里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易水河,还有荆轲塔、狼牙山、清西陵,我家正好在西陵边上,每次过节回家都会看到游客众多的火爆场景😄😄。在外边不管多久,只要一回去哪怕吸吸雾霾都感觉倍儿清爽。果然还是家最好。
西兰卡普:
土家语“西兰卡普”是一种土家织锦。
在土家语里,“西兰”是铺盖的意思,“卡普”是花的意思,“西兰卡普”即土家族人的花铺盖。人们往往在“花铺盖”前冠以“土”字,以标示出这项民间工艺所包含的土家族民族特点。
土花铺盖是受到土家族人民的珍爱,视之为智慧、技艺的结晶,被称作“土家之花”。按照土家族习惯,过去土家姑娘出嫁时,都要在织布的机台上[_a***_]美丽的“西兰卡普”,即土花铺盖。
傩戏:
傩戏,中国戏曲剧种,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民间歌舞、戏剧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1]
傩戏起源于商周时期的方相氏驱傩活动,汉代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浓厚娱人色彩和戏乐成分的礼仪祀典。大约在宋代前后,傩仪由于受到民间歌舞、戏剧的影响,开始衍变为旨在酬神还愿的傩戏。[2]
傩戏是历史、民俗、民间宗教和原始戏剧的综合体。广泛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河北等省。傩戏在不同民族和地区,名称不一,如傩堂戏、端公戏、师道戏、僮子戏、地戏、关索戏等。
傩戏以面具为其艺术造型的重要手段,内容多与宗教鬼神有关;傩戏表演者,按角色戴彩绘面具,俗称“脸子”,分列为一未、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贴旦、八小生;其表演俗称“跳傩”,场面多伴以锣鼓。[3]代表剧目有《捉黄鬼》、《刘文龙赶考》、《孟姜女》、《张文显》、《陈州放粮》、《薛仁贵征东》、《庞氏女》、《龙王女》、《桃源洞神》、《梁山土地》等,此外还有一些取材于《目连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故事的剧目。
在山西大同,每到正月十五,都是一个非常热闹的日子。秧歌、旱船、大头娃娃和各种花车都在这一天走上街头,当地人称之为“红火”也就是热闹的意思,的确名副其实。围观的人群摩肩接踵,一派喜庆的节日气氛。
小时候,正月十五看红火是一件非常开心的记忆,当时不仅是各个厂矿单位,还有社区街道都组织了秧歌队,装起了花车,实力越是雄厚的单位,花车装得隆重华丽。有半天的时间市内几个路段实行了交通管制,专门为花车巡游留出空间。
记得有一年还看到了专门的表演,在仿古街上,一出“王员外招亲”正在上演,姑娘抛绣球,下面一群人等着抢,抢来抢去,绣球落到了一位女士手里,引起在场观众的哄然大笑。
这些记忆已经过去了很多年,当时的照片还是用胶片相机拍摄的,后来翻拍出来,又把这些记忆捡了起来。近些年,虽然这些活动还在举办,但总觉得没有以前那么“红火”,来参与的观众也少了很多,翘首观望的目光变成了手机,视频照片各种拍摄,分享方便了,但体会的心情不一样了。
记得当时的表演内容非常丰富,其中有几种现在已经濒临失传,比如“闹歌”,一个大人肩上担着架子,一个孩子站在上面,表演各种扮相。还有当地的剧种“耍孩”,嘶哑的嗓音,很有节奏感的旋律,现在很少人会唱了,喜欢听的人也越来越少。还有当地的“数来宝”,在柴氏兄弟及徒弟们的坚持下还在继续发扬传承。
那时候看红火,去晚了根本挤不进去,占据不了有利的拍摄机位,于是拍了一些观众的镜头,现在看来,颇具年代感,也更有回忆的味道。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土家非遗文化传媒传承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土家非遗文化传媒传承人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