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大学传媒作业多吗考研究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大学传媒作业多吗考研究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在香港读传媒类研究生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本文由AdmitWrite留学平台入驻导师 香港大学 彭学姐 提供
香港是亚洲的传媒中心,本地不仅有多家传统强势的中英文媒体,比如明报、凤凰卫视、南华早报,也有几乎世界上所有一流媒体的香港分支机构,比如Bloomberg、CNN、Forbes。
香港的传媒硕士教育也以高度强调实践、实习机会多而出名,而我所就读的香港大学新闻硕士项目是其中最神秘的一个,不仅招生人数相比其他学校的相关专业少、而且选拔严格、英文要求也很高,每届人数也是最少的,一直都是江湖上的一个传说。
整体来说,这个一年制的新闻项目分为两个学期,9-11月为第一学期,1-4月为第二学期,5月为一个小学期,6月初就基本结束了所有课程,时间安排非常紧凑,每名学生需要完成30个学分就可以可毕业。
上学期有4门必修,分别是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与道德,与视频新闻制作和网络新闻和1门选修(也可以选3门必修+2门选修,其中一门必修可以留在下半学期上),其中新闻***访与写作和网络新闻还分为lecture和tutorial课程。
刚开学没多久,我记得我第一次接到的主题是西营盘地铁开通对周边居民影响,当时我的广东话还非常不好,但也只能硬着头皮去***访了很多房产中介,当地的商店老板,居民,我最直接的感觉就是,走出第一步,真的很重要。
到了下学期,选修课程则更加多样,可以选4门课或者5门课,有金融与财经新闻报道、数据新闻、社交媒体信息分析、纪录片制作、文化新闻报道等,课程的丰富性十分突出,如果完成了3门财经新闻报道课程,还能获得一个特别证书,看似课程不多,但是时间非常紧凑,到了期末期间压力也很大,这些课程中除了新闻***与道德是大课,其他基本都是不超过30人的小课。
除了必修课,我自己选了数据新闻、社交媒体信息分析、广播与电视新闻以及两门财经新闻的课程,总体来说质量都相当高。我印象比较深的是社交媒体信息分析,这门课要使用R语言进行爬虫,我是文科生,这门课可以说挑战非常大了,但是我确实从中获得了非常实在的知识,当时正值美国大选的时期,我们用这些工具分析了希拉里、特朗普还有一些其他政治人物的推特,分析他们的正负面情绪,制作了各种关键词云图,整体感觉是非常前沿的一门课。
英专跨考新闻传播学前景如何?有什么建议吗?
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可以分解成两方面来看。
首先,关于跨考,我本人就是跨考的,而且专业跨度比你这个更大,所以关于跨考我是有深刻体会的。第一点,跨考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这个努力包括你准备考试时候付出的,也包括你考上以后学习时付出的。当你在准备考试时,你必须明白,和你竞争的人大部分都是本专业的,换句话说,你要用你一年左右的时间学会别人四年学会的内容,纵然大家都说其实啥也没学之类的话,但其实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赶上别人的。考上了以后,仍然面临同样的问题,你的同学大部分都是本专业的,所以无论是课后作业、期末考试还是毕业论文,你都得付出比他们更多的时间才能和他们达到一样的标准。第二点,找[_a***_]时,用人单位很有可能会很在意你的本科专业,我自己刚刚经历完秋招,就曾被无数次质疑,有些甚至在简历那关就没过。但并不否认也有恰恰因为你学的两个专业而青睐你的。第三点,跨专业能极大开阔你的视野,对你自身的提升是很大的,通过不同的专业视角,你将看到不同的世界,这是很多人体会不到的。
其次,关于你本科的专业和要跨考的专业。在我的理解中,英语是一门工具学科,换句话说,他为你学习其他知识提供了基础,而新闻传播正好是一个应用类的专业,所以二者可以形成互补,很大程度上是有利的(我能想到的可能很合适这种搭配的职业就是驻外记者了),我觉得这种互补很大程度上可以抵消上面我说的找工作时遇到的困扰。新闻传播这个专业工作前景怎么样我也不是十分清楚,我知道现在有写作机器人,但能在多大程度上替代人工还得要专业人士解答。
综上,这个选择有利有弊,要付出更多努力是必然的,其他方面全看你个人的想法与期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学传媒作业多吗考研究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大学传媒作业多吗考研究生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