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光线传媒业绩新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光线传媒业绩新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光线传媒和博纳哪个厉害?
光线传媒厉害。
光线传媒:片单丰富,预期好,已成遥遥领先的新一哥
在影视公司里,光线传媒是这几年少有的没有“爆雷”的公司。在其它同行公司业绩都大幅下滑或巨亏的时候,它保持了连年的高增长
光线传媒和华谊兄弟谁才是“***一哥”,为什么两者市值会相差那么大,问题出在哪里?
所谓盛极而衰,电影市场的疲态在2018年就已经显现,两家也是“五十步笑百步”。
行业的不景气对光线和华谊这样的头部公司影响更大,目前从股价市值,总票房算,光线都超越了华谊,但都称不上是“***一哥”,万达电影按照总市值算,应该是最大的。
业绩上看,华谊兄弟先暴雷,2018年竟然亏损了近11个亿,今年上半年继续亏损3.2亿。股价从2015年的高点64元滑落,本周一(22日),股价跌至4.65元,股票市值也只有130亿。
2018年,光线传媒扣非净利润也亏损了2.8亿。2019年上半年,光线的业绩也不好,同比大幅下降95%,仅仅盈利1亿左右。目前光线股价8.11元,总市值238亿。
要说两个公司的差距,华谊兄弟财务压力很大,现金流有问题,有些积重难返,《八佰》未能如期上映,对华谊的打击比较大,恐怕今年是没戏了。光线传媒方面,《***补习班》和《哪吒》上映,暑期档表现抢眼,下半年估计是能打个翻身仗了。
华谊兄弟与光线传媒,现在分出谁是龙头为时过早。原因是他们仍处于企业价值发展的低级阶段。如果要对标迪士尼模式,这两家商业生态极其单薄。靠一两部电影、内容制造可以暂时拉动业绩、提升市值的模式是脆弱的,包括好莱坞电影导演,谁也无法保证每部电影都会火,内容IP充满着不确定性。本质上,电影行业是个辛苦的行当。如果能跳出不断投入、不断折腾、靠量堆积的模式,建立一种“IP+内容+媒介”的生态将不可***。看看过去,华谊兄弟与光线传媒又是拍电影、收购游戏、还搞房地产,这些都是投机行为,而非生态。这一点可看互联网思想专栏文章:独家揭秘迪士尼CEO的颠覆性新思维。
阿里“亏本”减持光线传媒意欲为何?
9月2日,阿里解持2%光线传媒股份的计划宣布,引发市场的关注。不少投资者对此不解,认为阿里亏本解持光线传媒股份,不合常理。这亏本买卖着实让人看不明白,尤其是在《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引爆电影暑期档,获得47亿票房的档口。
阿里亏本解持光线传媒股份在外人看来是笔亏本买卖,阿里是有着深远考虑的,尤其是从风控的角度。
据光线传媒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营收是11,7亿元,同比增长超过60%。不过,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05亿元,同去年上半年相比,下滑了95%。这显然是值得阿里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前面提到电影《哪吒》票房火爆,超过47亿元,显然是部赚钱的电影。阿里的眼光与我们平常人看问题的眼光,差距可不是一点半点。我们看到的是眼前的利益,而阿里既看到了眼前利益,当然也没放过长远利益。电影《哪吒》火爆的票房带来的收入和利润缺乏持续性,而当前国内***行业竞争相当激烈,行业挑战接踵而至。比如消费者对电影喜好的变化,国家政策对***行业的约束等等。再加上电影制作成本的增加,使得光线传媒二季度净利润变为负数。
光线传媒还能弄出一部像《哪吒》这样票房爆款电影吗?显然,没有谁能肯定的回答。因而,阿里对光线传媒未来创造利润的能力是有所担忧的。
合资券商高盛高华9月4日下调了对光线传媒的评级,将其未来一年的目标价下调到5.69元,评级也由中性下调到卖出级别。9月4日,光线传媒收盘价是8.9元,这一价位与相对于高盛高华的目标价,下调了近40%。从边际效益下降考虑,高盛高华还预测了光线传媒未来三年的收益,每股收益下调22%—29%。显然,高盛高华对光线传媒未来的业绩不是很看好。
高盛高华可不是一般的角色,其作出的评级也不是空穴来风。所谓英雄所见略同,看来阿里和高盛高华是想到一块去了。
这样看来,阿里亏本解持光线传媒的股份,也就好理解了。
如回答能令你满意,欢迎关注交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光线传媒业绩新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光线传媒业绩新闻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